(资料图)
在新城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观摩可回收垃圾分拣打包
为了培养青少年爱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带动家庭实行生活垃圾分类,4月1日上午,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与芸公益志愿者团队带领50多位小志愿者开展了“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
“阿姨,我刚刚注册成功了,我可以试着投递纸箱和塑料布吗?”4月1日一早,小志愿者在市城管局、内蒙古芸公益组织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团结小区社区服务中心附近的居民楼旁,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体验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有奖问答活动。
新城区垃圾分类办公室主任张艳琴介绍:“团结小区是全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之一。 我们看到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施跟普通的垃圾厢房不同,它支持IC卡刷卡、智能手机扫码和人脸扫描三种使用方式。可回收垃圾投入其中,可以兑换成积分或现金,积分可以在旁边的自动售货柜上兑换家庭日用品。即便是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能轻松操作。”
做好垃圾分类,将分好的垃圾投递到相应的垃圾桶中只是垃圾处理流程中的一小步。“分好的垃圾被运到了哪里,要如何处理呢?”带着这个问题,小志愿者们来到新城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在这里,工作人员为小志愿者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的运输和处理流程,还带他们观摩了可回收物的分拣打包、厨余垃圾的分拣处理、大件家具分离破碎的流程。
小志愿者李涵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可回收垃圾分拣打包的过程。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工作人员将可回收物放到传送带上,传送带两边有工人进行二次分类,分类好的垃圾被送入打包机压缩打包……整个过程特别震撼。”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新闻发言人乔世华说:“我们组织孩子们参加垃圾分类实践观摩活动,向孩子和家长宣讲垃圾分类知识。这类现场观摩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垃圾分类意识,促使他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