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入户登记模式——
湖南探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您好!我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员,现在入户登记采集相关数据,请您支持。”近两个月,天心区的大街小巷出现了这么一群人:他们穿梭在街道楼宇间,拿着手机耐心引导普查对象录入信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进一步完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积累普查组织实施工作经验,本次普查选定吉林、浙江、湖南、重庆、新疆、内蒙古为综合试点地区。
3月下旬,湖南省在长沙市天心区开展试点工作,全面模拟普查全流程工作环节。两个月以来,湖南扎实、有序开展普查员选聘和培训、单位清查、信息采集、数据验收等工作,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试点工作画上圆满句点。
AI语音机器人:消息送达、筛查信息一步到位
本次普查对象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涉及18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湖南省经营主体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据省市场监管部门数据,截至4月末湖南省市场经营主体达654.84万户,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时期的1.67倍。
“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大多了。”天心区统计局局长刘婷介绍,与四经普相比,五经普内容更广泛、指标更多样,经营主体的类型更复杂,必须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效率。
以单位清查为例,为确保在库单位名录基本信息准确无误,普查员需要逐一联络单位负责人,不仅耗时耗力,还易出纰漏。
怎么办?AI智能语音机器人来帮忙。
将在库单位的电话号码录入系统,AI智能语音机器人便会按照指令逐一联络相关负责人,不仅能对话,还能核实信息,实施筛查空号或信息变更的单位,避免重复联络。
据介绍,四经普时主要是通过短信方式送达普查信息,虽然快捷,但无法及时获得反馈。AI智能语音机器人在传达信息的同时,还能和普查对象进行简单沟通,有力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压力。综合试点期间,AI智能语音机器人共打通4万多个电话,有效沟通率达64%。
截至目前,天心试点区共调取名录数据22万余条,完成13万多户经营主体情况初步筛查,建立了单位和个体户清查底册,为正式开展经济普查打下了坚实基础。
双员“CP”:边唠家常边普查
“上次在你这买的酒好得很,到货了记得喊我!”在暮云街道弘高社区的一家超市里,社区“老口子”张自强正熟稔地和老板唠嗑,身边站着长沙理工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刘粤湘。
聊着聊着,话题逐渐带到普查入户登记上。在刘粤湘耐心辅导下,老板很快完成信息采集和录入。
这一老一小,在本次试点工作中分别担任普查员和技术员。张自强今年58岁,扎根社区工作15年,是街坊邻居的“老熟人”,但统计知识相对薄弱。在入户登记工作中,张自强负责打开局面,刘粤湘发挥专业统计优势,熟练操作运用普查系统,这对奇妙的双员“CP”优势互补,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入户登记过程中,“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社区工作人员能天然拉近和普查对象的距离,获得信任。”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综合试点共选聘普查指导员221人,普查员1087人。同时与高校深度合作,招募50余名专业大学生,充分发挥社区普查员属地经验优势和大学生技术员业务优势,探索出“普查员+技术员”双员模式,让入户登记事半功倍。
要确保数据准确,不能只听一面之词。本次综合试点采取实地蹲点调查的方式,深入摸清普查对象实际经营情况。
前不久,普查员小李在一家早餐店蹲了一上午,通过观察店铺的客流量、商品价格和用水、用电、用气数据,估算该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
“有的小微企业、个体户心存顾虑,提供的数据未必符合实际情况。多角度监测、查证得来的数据才具有价值。”刘婷介绍,本次综合试点共选取3个街道35个行业300个“哨点”样本,通过动态监测客流情况、价格变化、营业收入、水电能耗等指标,汇总编制了全区主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营收水平、增加值率等参考数据,为普查登记提供校验和核查参考。